2006年1月9日 星期一

憑弔三峽



前一陣子朋友遊長江三峽回來,我興沖沖地與他連絡,想問問:看了什麼好風景?拍了什麼好照片?朋友沮喪地告訴我,為了因應三峽大壩的工程,沿線大部分的景物都已面目全非了,拆的拆遷的遷,即便有少數深具歷史與文化價值的古跡,被政府當局保留下來,也因為周遭環境的不同而失去了本來的風貌。

想想看白帝城,原處在長江三峽的制高點上,從下游往上看,巍巍然如在天際,易守難攻,多少歷史事件曾在此處發生,如今卻因三峽工程攔水後,水位上升,即使築堤保護,也只成一座孤島,完全失去了雄據三峽門戶的氣勢。

瞿塘峽,在過去,若想溯這段水路而上,形勢極為險峻陡峭,素有「蜀道難,難於上青天」之譽,需要花許多的時間與力氣;順流而下,則如杜甫所言「即從巴峽穿巫峽,便下襄陽向洛陽」,可以「千里江陵一日還」,但如今,不論溯游或順流,平平的一段水路,穿過瞿塘峽,汽笛嗚嗚,只需要十幾分鐘的時間,完全失去了往日三峽行舟的奇險與快意。

其他,像是沿途本已保留數百年的完整古村落全遭拆除、無數的文物古跡沉於江底………等等,真是不忍卒聞!

朋友形容他所見到的有如一付劫後景象,這趟旅程本來帶了好些卷底片打算攝下長江三峽的最後風貌,卻已然來不及,只拍了幾張紀念照,剩下的底片就全部轉賣給別人了。

聽說今年六月三峽大壩即將正式蓄水,那些明媚於古典詩詞裡的山光水色、那些活躍於歷史掌故中的傳說遺跡,就將隨之永沉江底了;而沿路所聽到的,卻是當地人沾沾自喜地誇耀著各處的新興建築有多麼地整齊劃一、計算著新工程可以帶來多大的經濟利益,每個城市似乎逐漸失去它特有的歷史風貌,從南到北、從東到西,不論城市的名字叫什麼,它們已經越來越像是一個樣子的了。

犧牲長江三峽這樣一個絕無僅有、龐大豐富的文化遺產,換來的是對未來經濟效益的嚮往,究竟值不值得?那個晚上,對著朋友和他手上僅有的幾張照片,我,不知道該說些什麼。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